详细内容

关于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的建议

发表时间:2023-06-06    阅读次数:4204

近年,随着城市化建设过程的加快和交通、生产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各种意外伤害如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等创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自2018年起,我市开始建设“创伤救治中心”创伤中心建设的模式仍处于探讨阶段,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缺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的顶层规划设计没有统一协调管理和互相支援合作,致使急救半径过大甚至存在盲区二是创伤中心的团队培养和能力建设尚有不足,仅有极少数医院具有创伤外科救治能力,但尚未形成完整多学科创伤救治团队,即“实体化”的创伤中心;三是创伤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滞后,未建立创伤患者大数据平台,各级创伤中心未建立信息联动机制及共享平台,创伤救治信息化建设整体滞后。四是创伤应急救援的质量控制不完整,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多流于形式或者仅在急诊部门里讨论,质量控制的不完整导致无法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建议:

一、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在市区内救治能力较强的两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建设创伤救治中心,以市区内3-4家二级医院为创伤救治点(分中心),形成闭环式区域创伤分拣、转运救治流程。院前救治,由该区域内的“120”急救中心负责提供现场紧急救治,根据已建立的现场评估急救及转运流程,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转运至合适的创伤中心。院内救治则由区域内的创伤中心或分中心负责。

二、完善创伤中心专业队伍建设。区域创伤中心要组建相关专业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组成的实体化团队,进行专业化创伤外科培养,团队成员均应接受高级别的创伤救治和生命支持培训,严格遵循创伤救治指南和诊疗规范。实体化团队应具备严重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和复苏的能力,组织定期培训、学习、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绩效分配挂钩。

三、提高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的信息化水平。建立集智能调度、音视频采集、监护数据实时传输为一体的“院前院内协同救治信息平台”,可以提高沟通效率,缩短院前时间。通过“5G救护车-院内急救指挥平台”,在配备智能设备的救护车上,可以实现“上车即入院”的效果。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实现院前院内急救信息实时共享、无缝衔接,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也能逐步实现医疗效率的数字化、智能化,以便进行科学管理及质量控制。

四、加强行政干预,明确质量控制指标。定期召开跨科别创伤死亡或并发症讨论会,邀请公安、交警、道路、消防等部门的专家来评定案例中的经验教训,通过深入分析了解目前创伤救治全流程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提高创伤急救的质量。利用信息化建设实现创伤质控数据实时上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创伤救治现状,以便进行行政干预和决策。宋康颉 民盟安庆市委会


版权所有:中共安庆市委统战部 2009-2016
地址: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6楼B区 邮编:246000 电话:0556-5346424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48号    皖ICP备11009532号-1